端水衣冠地,离群感昔年。浮云自朝暮,往事在山川。
飞锡庐山上,浮杯粤海边。相思定何处,松月照寒泉。
柬澹归和尚。明代。张家珍。 端水衣冠地,离群感昔年。浮云自朝暮,往事在山川。飞锡庐山上,浮杯粤海边。相思定何处,松月照寒泉。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
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
风流子 用顾东桥韵,寄史恭甫。明代。夏言。 阳羡溪山好,吾将老、曾见昔贤心。念此语空留,买田未遂,桃源一别,旧路难寻。叹人生,几回王子棹,徒付伯牙琴。争似山人,烟霞占断,洞天深隐,高卧长吟。向仙台佛窟,看紫烟敛散,白日升沉。时听端流激玉,岩溜淙金。更健步堪游,底须策杖,直钩可钓,不用敲针。何日扁舟滆水,独访云林。
赠谢榛。明代。王世贞。 脱屣平原客,振衣燕昭台。吾人实龙矫,白日天崔嵬。广陆奏清商,悲风四垂来。俯仰狎世观,一二当中怀。极厄不顾知,中介有馀谐。亲者无愧亲,排者任其排。萧索一韦裳,傲睨千古才。扰扰冠盖徒,零落青门埃。
送人还槜李 其一。清代。屈大均。 我自三云塞,来归百粤城。故人离别尽,边地姓名轻。孔雀自相妒,梅花无此情。如君是知己,应解识生平。
代吴儿作小至后九九诗八解 其一。宋代。张侃。 一九才过二九来,见人相唤袖难开。外头天色时时转,雪急因风缓缓回。
慈湖中流遇大风舟危甚食时风止游灵岩寺。宋代。张耒。 心悸西江浪似山,眼明僧舍一窗闲。从今要见庐山面,画作屏风静处看。
二十八日夷逆以火轮船窥探三港口。清代。姚燮。 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斤将伤到鼻,燃已急当眉。云压三江动,乌啼万井危。要津犹可据,吾忆李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