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客星人经师,湖学风规差似之。冷官蒿目际阳九,赤手安得匡危时。
恢复人心第一檄,传者窃笑闻者嘻。岂知天地遽崩裂,竟坐此故成陵夷。
乃信岩彊在方寸,不恃高城与深池。差喜臣心尚无恙,未须讨贰勤济师。
妙高台上乾净土,残山足与寸心依。吁嗟世道日沦陷,莫卜此心来复期。
大招广招不可返,茫茫忧患何人知。临风遥溯足三叹,重泉应与我同唏。
海门弟子谁先传,石梁铿铿儒而禅。有客从之得妙谛,乱后灵光尚岿然。
四明山中茅一把,醒即读书倦即眠。腥风血瀑遍下界,而我神游炎黄间。
偶然小诗鸣自得,摆脱篱落追天鸢。律以学统或未粹,要其风格良孤骞。
百年浙学久坠地,石梁薪火亦荒烟。樵牧安能认带草,苏园寂寂无故毡。
东陵一生真狷者,苦节凛冽吐寒芒。祥麟降生偏不偶,天实厄之当沧桑。
桃源何处避何所,一洗头颅归竺王。岂以军持谢世事,翻从鱼鼓担纲常。
可怜潭上一亩居,欲扶九鼎则已狂。十年雪窦混姓氏,晚窜福岩竟沦亡。
慈云不足消冤怨,祈死得死何堂堂。曰故遗民非衲子,死返初服朝毅皇。
谢翱方凤不终泯,山水为之留耿光。三哀赋罢山鬼啸,春潮夜涨天苍苍。
信宿姚江舟中偶作三哀诗。唐代。全祖望。 天上客星人经师,湖学风规差似之。冷官蒿目际阳九,赤手安得匡危时。恢复人心第一檄,传者窃笑闻者嘻。岂知天地遽崩裂,竟坐此故成陵夷。乃信岩彊在方寸,不恃高城与深池。差喜臣心尚无恙,未须讨贰勤济师。妙高台上乾净土,残山足与寸心依。吁嗟世道日沦陷,莫卜此心来复期。大招广招不可返,茫茫忧患何人知。临风遥溯足三叹,重泉应与我同唏。海门弟子谁先传,石梁铿铿儒而禅。有客从之得妙谛,乱后灵光尚岿然。四明山中茅一把,醒即读书倦即眠。腥风血瀑遍下界,而我神游炎黄间。偶然小诗鸣自得,摆脱篱落追天鸢。律以学统或未粹,要其风格良孤骞。百年浙学久坠地,石梁薪火亦荒烟。樵牧安能认带草,苏园寂寂无故毡。东陵一生真狷者,苦节凛冽吐寒芒。祥麟降生偏不偶,天实厄之当沧桑。桃源何处避何所,一洗头颅归竺王。岂以军持谢世事,翻从鱼鼓担纲常。可怜潭上一亩居,欲扶九鼎则已狂。十年雪窦混姓氏,晚窜福岩竟沦亡。慈云不足消冤怨,祈死得死何堂堂。曰故遗民非衲子,死返初服朝毅皇。谢翱方凤不终泯,山水为之留耿光。三哀赋罢山鬼啸,春潮夜涨天苍苍。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全祖望。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以行自西山还相访。明代。何景明。 闻汝西山去,题诗十日还。独行翠微里,应到玉泉湾。石璧云孤袅,冬岩菊自斑。烟霞发妙思,高咏眇尘寰。
大明殿早朝。。欧阳元。 扶摇万里上青霄,凤阙龙池步步瑶。驼背负琛金络索,象身备驾玉逍遥。衣冠俯伏传呼岳,千羽低徊看舞韶。湖海布衣瞻盛事,他时田野梦天朝。
戊子九日。明代。释函是。 去年此日乱离中,霜叶寒花今又逢。雁羽不堪穷漠北,戍歌犹是大江东。烟销衰草横塘静,日照疏林秋浦红。潦倒莫辞朝落帽,夜猿声急白蘋风。
题鉴园图。。李宣龚。 事业欲安说,溪边柳成围。当时叩门人,百过亦已衰。此园在城东,地偏故自奇。世俗便贵耳,浊醪争载窥。那识赏寂寞,但闻簧与丝。我向喜独游,扁舟弄涟漪。拊槛一片云,钟山远平篱。花竹不迎拒,鱼鸟无瑕疵。岂惟客忘主,青溪吾所私。中间共出处,就官淮之湄。上瘠民力瘁,百无一设施。鄂渚得再觌,征车方北驰。归涂望楚氛,微服鹢退飞。陵谷事已改,变迁到茅茨。相逢忽揽卷,不收十年悲。郑记似柳州,平淡乃过之。夙忝文字饮,可能欠一诗。巷南数椽屋,有枝亦无依。傥免熠耀畏,慆慆还当归。芳草结忠信,吾言兹在兹。
高阳。清代。吴藻。 阁雨云疏,弄晴风小,薄寒恻恻如秋。有约湔裙,红罗先绣莲钩。酒鎗茶具安排惯,倩移来、三板轻舟。莫因循,岁岁芳时,日日清游。水乡曲折疑无路,又花随柁尾,转个弯头。谢了绯桃,二分春色全休。短蓬移入香深处,载新诗、不载閒愁。好溪山,除却西湖,一半句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