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劈相对,体凹而头出。怒势角终古,欲磕仅不磕。
飞瀑自顶来,悬喷下离壁。惊飙忽吹过,左抟或右结。
急裹万串珠,疾圜千捧雪。立下触巉岩,一跌扑再跌。
回飙忽吹转,团物上未擘。磕石复一响,片片始飘屑。
风伯太奔忙,雷君喊无歇。百灵不暂停,混沌至今日。
慰公适语我,夜同老僧榻。听说大龙湫,惊起唤奇绝。
恍若置此中,狂叫荡魂魄。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计睫。
始叹世外奇,天地偶一设。老僧既善状,得过慰公舌。
慰公既善谈,得入杲叟笔。山神最遥待,高僧与词伯。
请更说匡庐,泉声落三叠。
慰公夜听老僧说大龙湫余为述其语。明代。李邺嗣。 两山劈相对,体凹而头出。怒势角终古,欲磕仅不磕。飞瀑自顶来,悬喷下离壁。惊飙忽吹过,左抟或右结。急裹万串珠,疾圜千捧雪。立下触巉岩,一跌扑再跌。回飙忽吹转,团物上未擘。磕石复一响,片片始飘屑。风伯太奔忙,雷君喊无歇。百灵不暂停,混沌至今日。慰公适语我,夜同老僧榻。听说大龙湫,惊起唤奇绝。恍若置此中,狂叫荡魂魄。足仄不得收,目瞬不计睫。始叹世外奇,天地偶一设。老僧既善状,得过慰公舌。慰公既善谈,得入杲叟笔。山神最遥待,高僧与词伯。请更说匡庐,泉声落三叠。
(1622—1680)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胤,以字行,号杲堂。明诸生。入清,踪迹多在僧寺野庙。以地方文献零落,集《甬上感旧诗》,搜寻颇费心力。文章多记明清之际事。才名甚著,与徐振奇等号为南湖九子。有《杲堂诗钞》及《文钞》。 ...
李邺嗣。 (1622—1680)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原名文胤,以字行,号杲堂。明诸生。入清,踪迹多在僧寺野庙。以地方文献零落,集《甬上感旧诗》,搜寻颇费心力。文章多记明清之际事。才名甚著,与徐振奇等号为南湖九子。有《杲堂诗钞》及《文钞》。
偈颂六十五首。宋代。释普济。 白鹤五通贤圣,瞥喜瞥嗔无定。闻名不如见面,见面依然错认。从来与渠水米无交,年年今日,钵盂安柄。因甚如此,鸡不吃谷,肫里有病。
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宋代。刘宰。 妙年意气已横秋,不为身谋为国谋。斥去佞臣谈笑里,英名高压汉朱存。
潇湘八景图为镏养愚赋 其五 平沙落雁。元代。凌云翰。 相逐云间侣,翩翩落远沙。晚风吹不断,爱此一行斜。
僧雍野堂赞。宋代。陈著。 野堂之野,大千世界。野堂之堂,匪茅一把。也无籓篱,也无閒架。风月往来,云壑上下。空空洞洞,规模广大。是真非真,是假非假。善哉善哉,无成无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