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久阴雨,欣见白日轮。照我叹羁寂,更照东西邻。
东家娶新妇,开筵罗众宾。烹臛香彻舍,喧笑夜达晨。
西家屋颓破,中有新死人。床头老妪哭,哭子声酸辛。
共此日光里,哀乐胡不均?无情感客过,侧耳继嘅呻。
触欢叹无怿,闻戚幸有身。俄顷众虑集,首念依闾亲。
有子常若无,不得相对贫。孤灯耿白发,茹苦何能伸。
亦有蓬头妻,抱病卧积薪。自为我家妇,甑釜常生尘。
门户持女手,何以能支振。一身尚乞食,所遇犹邅迍。
言念忽及此,滂沱涕盈巾。若语东西家,哀乐稍可匀。
更欲起相告,事运多相因。啼笑互乘伏,迎送如轮巡。
所见尽逆旅,何者堪为真!
春城。清代。黄景仁。 春城久阴雨,欣见白日轮。照我叹羁寂,更照东西邻。东家娶新妇,开筵罗众宾。烹臛香彻舍,喧笑夜达晨。西家屋颓破,中有新死人。床头老妪哭,哭子声酸辛。共此日光里,哀乐胡不均?无情感客过,侧耳继嘅呻。触欢叹无怿,闻戚幸有身。俄顷众虑集,首念依闾亲。有子常若无,不得相对贫。孤灯耿白发,茹苦何能伸。亦有蓬头妻,抱病卧积薪。自为我家妇,甑釜常生尘。门户持女手,何以能支振。一身尚乞食,所遇犹邅迍。言念忽及此,滂沱涕盈巾。若语东西家,哀乐稍可匀。更欲起相告,事运多相因。啼笑互乘伏,迎送如轮巡。所见尽逆旅,何者堪为真!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三国志魏书九首 其五 荀彧。明代。郑学醇。 文若家声自朗陵,当涂世裔是曹腾。崎岖河朔相从意,四百年间又废兴。
寄检法奉议。宋代。彭汝砺。 长春月月与玫瑰,烦近萱堂仔细栽。却语花开无造次,老亲寒食以前来。
归京口。宋代。王存。 倦宦归来故国春,北楼千尺绝飞尘。江山雄伟增人气,城壁萧条类此身。眼底交游随物老,樽前歌舞逐时新。十年旧事无人问,目送斜阳下广津。
粤台怀古四首分韵得幽字 其三。明代。黄佐。 对酒烟霞晚,裁诗天地秋。坐闻松籁迥,行爱桂岩幽。大泽龙蛇远,荒台鹿豕游。向来南海尉,辛苦事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