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江左墨妙世不瞩,有唐诸公粗可录。
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张颠名。张颠下笔有神会,其妙不似点画成。
后来沙门有藏真,措意潇洒尤更精。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
本朝苏公名弟兄,汝南蒲阳亦有声。比来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类可憎。
我昔乘兴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无择得此道,长沙道人今复生。
归来穷巷掩柴荆,惠然相访得忘形。赠我数行岂无意,势如九河注沧溟。
中间龙蜃降没升,欢伏不暇独可惊。
自欲何能谢言情,欲赠金玉还愧轻。慇勤之揖喜不胜,使我驱雾老眼明。
赠清道。宋代。沈辽。 少年好书老弥笃,牙签锦囊数百轴。江左墨妙世不瞩,有唐诸公粗可录。诸公草法无可称,中叶始有张颠名。张颠下笔有神会,其妙不似点画成。后来沙门有藏真,措意潇洒尤更精。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本朝苏公名弟兄,汝南蒲阳亦有声。比来诸公已老死,其馀卑俗类可憎。我昔乘兴游都城,列子示我新素屏。始知无择得此道,长沙道人今复生。归来穷巷掩柴荆,惠然相访得忘形。赠我数行岂无意,势如九河注沧溟。中间龙蜃降没升,欢伏不暇独可惊。自欲何能谢言情,欲赠金玉还愧轻。慇勤之揖喜不胜,使我驱雾老眼明。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二十一日收复南投街,连日大捷,重围 其四。。陈肇兴。 军令如山立,出门三五申。攻心师马谡,守法学曹彬。但使擒元恶,休多杀一人。古来称善将,无敌是行仁。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
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
水龙吟·镇淮楼下旌旗。宋代。翁溪园。 镇淮楼下旌旗,晶明辉映云山阁。宸旒倚重,折冲千里,无逾秋壑。缓带轻裘,纶巾羽扇,从容筹略。使毡裘胆破,丁宁边吏,无生事,空沙漠。二十四桥风月,称断楼、卷尽帘箔。绂麟华旦,饱吟玉蕊,款簪金药。驿骑朝驰,宝鞍卖赐,御筵宣押。更赐环促如,中书入令,作汾阳郭。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李辕。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同郭师圣司空仲容探韵得江字。宋代。冯时行。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我来无人境,亦复窥幽窗。好客如佳月,开门辄摐摐。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凶下儿}谾。把手入茅庐,笑语钟新撞。一鸣惊人友,更挟飞凫双。连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呼童洗瓦盏,竹叶倾册山缸。清溪漱鸣玉,老树森高幢。更招二三子,放怀山水邦。分题得佳句,一字鼎可扛。男儿树勋德,出手便可椿。愿移诗句力,挽俗还纯厖。惟予心已灰,庶几鹿门庞。
弋阳道中望圭峰诸山。明代。吴与弼。 峭拔立云端,能生逆旅欢。但惜世无摩诘手,不能移向画图看。
庚申春重游适园二首 其二。近现代。叶云峰。 春光又是照苍苔,几度沧桑郁不开。旧雨无多成鬼录,园林重振赖贤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