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灵迹千年在,凭吊秋来思转劳。穗石烟霞埋井里,越王台殿没蓬蒿。
山中瑶草年年长,海上珠光夜夜高。虹涧鹤台俱杳漠,不禁蓬鬓两萧骚。
秋怀八首 其二。明代。李孙宸。 岭南灵迹千年在,凭吊秋来思转劳。穗石烟霞埋井里,越王台殿没蓬蒿。山中瑶草年年长,海上珠光夜夜高。虹涧鹤台俱杳漠,不禁蓬鬓两萧骚。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
李孙宸。 明广东香山人,字伯襄。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教习庶吉士。崇祯间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性孝友廉介。诗祖《三百篇》,书法祖魏晋,草篆隶楷皆工。有《建霞楼集》。
灵岩十二景 其四 朗公山。宋代。释仁钦。 万象森罗古此峰,传来几世朗公容。知音会遇无先后,今日依前旧日踪。
尸位学署岑寂无聊泛泛随流迹近渔父每有闻见辄宣讴咏因名瀛涯渔唱 其二十一。清代。朱仕玠。 想见如来绀发鬖,荷兰移种海东南。谁知异果波罗蜜,别有佳名优钵昙。
晓起用麟孙韵。元代。刘诜。 七月今年凉气高,墙东古木夜萧骚。孤城残月角初动,野屋秋风鸡乱号。万事惟馀双短鬓,百龄须用几绨袍。故人莫荐扬雄赋,衰老难胜执戟劳。